7月9日,第三届海洋安全(维权)与执法论坛通过腾讯会议举行。本次会议由大连海洋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办,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国际海洋法与争端解决中心、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维权与执法研究分会、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治与治理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法学会海洋法学研究会、大连市国际法学会协办。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近三百名学者、师生通过线上参加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海洋安全(维权)与执法”这一主题,分为“海洋生态保护与南海维权执法”和“地缘政治与海洋安全维权”两个议题进行讨论。议题一由浙江海洋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全永波教授主持,议题二由清华大学刘江永教授主持。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院长裴兆斌教授致开幕词,指出本次论坛对深入研究海洋安全(维权)与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
议题一海洋生态保护与南海维权执法
议题一共有六位嘉宾进行发言,浙江海洋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全永波教授进行总结点评。
第一位发言人是上海海洋大学褚晓琳副教授,她发言的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南海渔业资源合作养护管理问题》。褚晓琳副教授围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与遵循、南海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合作的必要性、南海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合作的可行性几个维度进行了精彩的介绍,提出了将现有渔业组织的管辖范围扩展至南海、建立定期多边交流合作机制以及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渔业协定三个南海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合作的实现路径,为南海渔业资源管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第二位发言人是中国生态学会陈尚理事,他发言的主题是《加快南海国家公园建设,实现生态保护和维护海洋权益双赢》。陈理事本人作为专家多年来积极推动国家公园的建设,凭借多年实务经验,从建设南海国家公园的背景出发,介绍了建设南海国家公园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等现实条件,而后深入探讨了应如何设置南海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等研究问题。陈尚理事建设性地提出了南海国家公园的概念,提出低成本、高效能等建设南海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促进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建设带来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位发言人是暨南大学法学院徐奇老师,他发言的主题是《尼加拉瓜诉哥伦比亚案(2022)评析——基于海洋安全视角》。徐奇老师通过对该具体案例的分析,首先简述了部分判决内容,其次就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评析,提出了确保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权利的专属性和排他性、沿海国航行自由和安全具有优先性,认为法律文本的发布如果危及沿海国权利和航行自由与安全,同样算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该研究较好回答了一个国家法律文本的颁布不可以影响其他国家航行的权利和自由的问题,解读了海洋权益在冲突过程中如何达到价值的重构。
第四位发言人是大连海洋大学曲亚囡副教授,她发言的主题是《中国参与南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合作的困境与路径》。曲亚囡副教授从中国参与南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合作的实践现状介绍出发,详细分析了中国参与南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合作的困境,包括原有的治理合作理念难以调和各国发展与环境发展的新矛盾、现有的治理合作规范难以匹配南海区域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传统的治理合作机制难以满足各国共同发展的新需要困境。随后介绍中国参与南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合作的角色定位。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了三个引人深思的路径思考,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第五位发言人是大连海洋大学刘笑晨老师,她发言的主题是《渔业管理体制与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维护》。刘笑晨老师一方面分析了适用于南海的渔业管理体制,为之后介绍中国参与南海治理,解决渔业权益纠纷的路径做了铺垫。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五点南海渔业管理体制于我国的挑战,如国内渔民收益减损与渔业资源养护之间的矛盾方面、美西方国家借口保护渔业资源侵害我国南海海洋权益方面等。最后,给出了我国养护南海渔业资源的路径选择,指出要进行南海伏季休渔国际合作、区域和次区域海洋渔业治理合作、深化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负责任渔业并且加强海警机构的海上执法权。
第六位发言人是大连海洋大学邢政老师,他发言的主题是《公海保护区与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维护》。邢政老师的发言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公海保护区法律的概念界定,二是分析了南海划定公海保护区面临的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现实困境,三是对南海构建公海保护区进行了可行性维度分析,四是提出了中国在公海保护区谈判中的四点策略,在我国建立公海保护区这一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浙江海洋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全永波教授针对议题一的六位发言人的发言做出了精准、独特的点评,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全教授赞称各位发言人的研究都很好的契合了会议主题,探究如何在海洋生态保护和维权之间寻找平衡点,打开了两个领域交叉研究的先河。
议题二地缘政治与海洋安全维权
议题二共有七位嘉宾进行发言,清华大学刘江永教授进行总结点评。
第一位发言人是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汉平教授,他发言的主题是《南海、台海局势突变与应对建议》。成汉平教授从介绍和分析中美在西沙海域的对峙的场面引出南海局势当前的状况,分析美国对华战略布局。随后通过介绍香格里拉会晤和卢森堡会晤两场高层会晤中美在台湾问题上摊牌、乌克兰战事后美军驱逐舰进入台湾海峡的细节等热点事件,分析中美对台问题的交锋变化。并针对南海以及台海问题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应对策略,认为针对台海局势,我国应该公布细则,强令各方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无害通过”,同时应尽早布局,有效应对美军的空中挑衅。
第二位发言人是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安全研究中心郁志荣主任,他发言的主题是《对中美台湾海峡地位争议的几点看法》。郁主任的发言以外交部发言人批驳美国、美军P8A高调飞越台湾海峡等三个代表性事例作为引子,提出国际水域规则、台湾海峡法律地位、美军行为违法三个探讨问题。而后结合实例,通过对国际水域、通航制度、国际海峡、台湾海峡、无害通过与过境制度几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解释,提出中国可宣布台湾海峡适用“无害通过”制度。无害通过与领海无害通过权相同,还是国际海峡专用无害通过制度,公约没有明确,需要深入细致探讨。
第三位发言人是华东政法大学管建强教授,他发言的主题为《所罗门海军基地设立困境的启迪与中国海外人权、人道救助基地的设立方向》。管教授首先介绍了中所安全协议概述,交代了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双边安全协议的背景。而后介绍了美澳等国对此作出的种种激烈反应。随后管教授谈到海外基地的定位问题,指出海外基地应该发挥军事、协助维持社会秩序安全以及人道救助基地的职能。最后,见解独到的提出关于人道营救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分别是一带一路中的安保公司机制问题,以及政府介入营救机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位发言人是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郑志华副教授,他发言的主题为《海洋安全议题如何影响国际海洋治理核心矛盾的转换——台湾海峡的地位与航行权》。郑志华副教授首先提出,全球海洋治理基本范式转换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从主权和自由到利用与保护,体现了安全议题的回归。随后,介绍了海洋秩序的历史演变,既有海洋制度的正义论基础以及缺陷,通过水域地位和海峡性质与通行制度两方面对台湾海峡的地位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详细介绍了航行自由制度、过境通行制度、强化的无害通过制度以及由专门条约规定的特殊的通行制度的异同。
第五位发言人是大连海事大学张晏瑲教授,他发言的题目为《应对美国海洋界限报告的建议》。张教授从报告评价、报告出台的背景、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应对建议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提出该系列报告是美国借国际法名义干预其他国家和地区海洋事务的重要外交关系这一性质论断。此次美国发布的第150期报告对中国在南海的四类海洋主张分别予以反对,企图将中国南海主张“非法化”和“肢解化”,并分析了该报告背后所反映的美国为其“海军+海警”保持在中国南海的常态化活动空间创造条件的深层意图。最后,提出了在官方应对层面、理论筹备层面和推进岛礁建设、警惕声索国结成联盟等五方面的应对建议。
第六位发言人是大连海事大学阎铁毅教授,他发言的主题是《海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治理研究》。阎铁毅教授提出,当前国内外研究往往聚焦于具体的海洋应急事务,而未从宏观上思考如何构建一套系统的海洋应急治理体系,做到既能“应”,也能“防”,更能“治”。而后分别从完善海洋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能“应”状态)、完善海洋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能“防”状态)、完善海洋治理体制机制(能“治”状态)三个进行了探讨和讲解,为构建全球海洋应急治理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参照。
第七位发言人是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杨震副研究员,他发言的主题为《中印海权矛盾与中国的海洋安全》。杨震副研究员的发言包括四个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印海权矛盾的根源;其次介绍了中印海权矛盾的表现,包括印度参与“印太战略”、印度指责中国在印度洋的正当活动以及印度大力推进“东进战略”;随后深入分析了中印海权矛盾对中国海洋安全的影响,其中包括危害我海上航线的安全、威胁我国海外利益、威胁对海基核力量;最后针对中印海权矛盾提出了中国的反制手段建议,如强化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远洋海军建设,把握国际海洋治理中的话语权,加强与巴基斯坦的海权合作等。
清华大学刘江永教授点评了议题二七位发言人的发言,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刘江永教授也就近日发生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日后中日关系走势等热点问题作了精彩的分析和讲解,反响热烈。
第三届海洋安全(维权)与执法论坛在裴兆斌教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裴教授对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以及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创新、参会专家云集、会议观众庞大,专家学者们多角度围绕两个议题讲解了海洋安全(维权)与执法的相关法律问题,丰富了我国的海洋安全(维权)与执法研究的深度。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将积极学习,砥砺前行,发挥海洋特色大学的领头作用,坚决维护我国合法的海洋权益,为国家不断输送优秀海洋法治人才。海洋安全(维权)与执法论坛将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下持续举办,愿各位同仁今后齐聚大海大,共论海洋事!
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供稿